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民国时期(1912-1948),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令人回味的时期。在这短暂的几十年中,大量西方文化不断地涌进中国,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。

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同时,它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像现代社会的重要过渡时期。既有新与旧的交锋,也有中国和西方、传统和现代的碰撞。

从社会秩序来说,民国时期确实混乱,国家分裂、军阀混战、外地侵略、内战频仍;但就在中国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而言,民国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。

傅斯年
傅斯年(1896年3月26日-1950年12月20日),字孟真,山东聊城人。祖籍江西永丰,先祖傅以渐生于山东聊城,是清兵入关以后的首任状元。

历史学家、学术领导人、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、国语日报社董事长。曾任国立北京大学代理校长、国立台湾大学校长。

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傅斯年为人性格耿直,嫉恶如仇,而且文章见解深入,眼光锐利独到,即使在抗日战争期间踏入政坛,成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,仍不改其志。

甚至在任内搜集证据,在1944年以“美金公债案”公开炮轰当时的“皇亲国戚”孔祥熙,将孔赶下台。

后于1947年的“抢购黄金风潮”中,炮轰时任行政院长,有发国难财之嫌的宋子文,再将宋子文赶下台,时人称其为“傅大炮”。在人才辈出的民国时期,绝对算的上是顶尖风云人物。

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早年

傅斯年幼年丧父,由祖父及母亲抚育成人。

1909年就读天津府立中学堂。

1911年,与聊城乡绅丁理臣长女丁馥翠结婚;

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,四年考试三次全班第一。

1916年进入北京大学,是年20岁。

1918年春夏,与罗家伦、毛子水等20余人组织新潮社,仿效《新青年》创办《新潮月刊》,提倡新文化,与北京大学国粹派论战,影响颇广。傅斯年也因此成为著名学生领袖。

1919年,五四运动时,北京大学等十三所院校三千余名学生汇集天安门,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,傅斯年担任总指挥扛着大旗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。

1920年,他去欧洲,在伦敦大学学院研习三年半后,转赴柏林大学。

在游学六年半时间中,大部分时间都在研读实验心理学在内的自然科学,在柏林大学后期才开始阅读比较语言学并学习东方语言。

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学成回国

1926年10月,因得知北伐成功而回国,傅斯年也在邀请之下接受中山大学之聘。

1927年任该校文科学长(文学院院长,并兼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之主任)。

1928年积极筹划并负责创建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。后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。

1934年夏天(39岁),和元配丁馥翠离婚,丁馥萃一生未再嫁,身后无一子女。8月5日,与同学俞大维的妹妹俞大彩在北平结婚。1935年9月15日,儿子仁轨出生。

傅斯年在《世纪评论》抨击宋子文。

1944年,傅斯年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发难,揭发孔贪污舞弊,骂他是皇亲国戚。

事后蒋介石亲自请他吃饭。蒋介石问:“你信任我吗?”傅斯年答:“我绝对信任。”蒋介石说:“你既然信任我,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。”

傅斯年立刻说:“委员长我是信任的,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,那么,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。”

1947年2月15日和2月22日分别发表了两篇文章:

《这样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》和《宋子文的失败》,痛批当时行政院长宋子文:“自抗战以后,所有发国难财者,究竟是哪些人?

照客观观察,套购外汇和黄金最多的人,即发财最多的人。”硬是把宋子文逼下台。

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访问延安

抗日战争后期,日本战败已是不争的事实,国共两党亦开始考虑未来国家的执政问题。此时,一些中国民主同盟的成员希冀未来由三方共同执政,因此决定前往延安说服中共。

1945年6月2日,黄炎培、章伯钧等民盟成员拉上无党派人士傅斯年共7人联合致电毛泽东,提出访问延安。两个星期后,毛才复电,表示欢迎;而蒋介石亦不表示反对。

1945年7月1日,褚辅成、黄炎培、左舜生、章伯钧、傅斯年、冷遹一行六人,乘专机到达延安,毛泽东、朱德、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亲自到机场迎接。

7月2日下午,毛泽东、朱德、刘少奇、周恩来在延安杨家岭会见六位学者,共商国共合作事宜。晚上,毛泽东专门设宴款待。

褚辅成是老国民党党员,素以老实的读书人著称,傅斯年属于无党派人士,学界重量大腕。很明显,褚辅成与傅斯年加入这个班子,是受到黄炎培等人极力鼓动和拉拢方加入的。

主要目的是给外界造成一种多党派、多团体的民主气氛和色彩。对此罗家伦暗地里曾略带讽刺地劝说过傅斯年,让其“不要和蟋蟀一样,被人一引就鼓起翅膀来”。

由于毛泽东曾经担任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助理员,基于所谓的“北大情意结”,他单独拿出一个晚上与傅斯年进行交谈。

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细节是,当毛泽东谈及傅斯年曾在五四运动大出风头,并为反封建与新文化运动作出伟大贡献时,傅斯年回应道:“我们不过是陈胜、吴广,你们才是项羽、刘邦。”

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北京大学代理校长

1945年,傅斯年50岁出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,坚持“民族气节”、“正是非,辨忠奸”,决意反对留用汪精卫政权时期北京大学教员,所有汪精卫时期北京大学的教职员都被开除。

学生学籍和学历都不承认,要先补习才能参加学历甄审入新北大。

台湾大学校长
1947年2月14日,参政会驻会委员会开会,参政员纷纷抨击国民政府之经济政府政策,指斥少数人搜括国富民财,要求国民政府迅采有效办法。

傅斯年称:现在国家资本被官僚资本吃尽,官僚资本又被豪门资本吃尽,此现象如不取缔,国家将陷于极端危险的境地。

1948年12月15日,南京行政院批准台湾大学庄长恭校长辞职,同时发表傅斯年校长的人事案。

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埋骨台湾

晚年傅斯年身体肥胖,患有高血压,医生嘱咐他少吃盐或不吃盐,并戒肉类荤腥。

又查出患有胆结石。1950年12月20日上午,傅斯年在台湾省议会答复教育行政质询时过度激动,“突患脑溢血逝世于议场”,享年55岁。

傅斯年与五四运动

大胖子”傅斯年:学界领军人物

傅斯年是五四学生运动期间大家推举的总指挥,并因为这场运动得到当时国内政界许多大佬(包括孙中山等人)的器重。

不过,傅斯年受老师胡适影响,不久就退出学运,回到书斋。毕业后,傅斯年相继在中山大学、西南联大、北京大学、中央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任职,成为一方学界重镇。

傅斯年人物介绍(傅斯年生平简介)

傅斯年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

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28年10月在广州成立后,傅斯年便确定了“动手动脚找东西”的研究路径和发展方向,强调搜集整理新材料和采用实证科学新方法的重要性。

1929年春,史语所迁址北平北海静心斋后,傅斯年整合研究力量,成立了三个研究组。

第一组历史学,聘陈寅恪任主任;第二组语言学,聘赵元任任主任;第三组考古学,聘李济任主任。(清华国学院五大导师,收罗其三。梁启超病逝,王国维自沉,可见傅的能力和影响力。)

傅斯年与殷墟发掘

傅氏(傅斯年,中研院史语所所长,台大校长)组织领导的安阳殷墟洹水南岸历时9年15次田野考古发掘,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中国商代晚期盘庚迁殷的都城就在此处。

距今已有3300年左右的历史,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、并为地层、出土青铜、玉器等遗物,以及甲骨文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。

(司马迁《史记》有“洹水南,殷墟上”记载,另有文献称“北蒙”,又名“殷墟”。甲骨卜辞中又称之为“大邑商”、“商邑”。)

这个都城的形制和以出土的甲骨文、青铜器为代表的殷墟文化,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,在东方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和光荣的地位。